四月 6th, 2009
http://dota.sgamer.com/News/Detail/9445

1.菜鸟并不可耻.任何高手都是从菜鸟的阶段成长起来的.坚信这一点,并且,如果你确定你有这个兴趣的话,相信你自己能成为高手.罗素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当然,很多朋友可能不认同我的这一看法,认为没有必要把一个(或者一场)游戏当成事业/人生之类的重要东西来经营.但是请记住,当你进入了一场多人游戏,你就不仅仅是在为了自己或者为了盟友而游戏,同时,甚至也是为了让你的对手从游戏中得到拼搏的快乐.DOTA和其他的合作类游戏不同,一般不存在一人之力扭转乾坤的事情.团队精神是占主导地位的.

2.玩一下AI地图或者单机模式.如果你确定你打算用一段时间来玩DOTA并且不想一直受虐或者被盟友责骂,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先单机开几盘AI地图.使用秘籍,来观察地图上的大致地形和购买各种装备并感受它们的性能.要求一个新人知道每个阴影角落显得不实际,但是,你至少要知道哪条路通往什么地方,野怪和野外商店在哪里.同时,同简单的AI电脑对打,获得一些对局的经验并且练习补刀和走位的基本功,以及熟悉一下各个英雄,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来着重练习—–但你至少要知道其他英雄的技能.同时,思考一下,这个英雄是魔法型还是物理型,适合用什么装备;如果不能确定,那么上论坛请教别人是最好的选择 ——–不要轻易地用英雄的主要属性给他分类,老牛就是典型的长着力量脸的魔法英雄.

3.一般情况下,当你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最好直接告诉队友并且使用礼貌的语气提问.多数人都会乐意告诉你——虽然他们也许有时候存在私心而要求你出补盾之类,但是,他们决不可能叫你的小强买风刀,狗买大根(开玩笑除外).请相信这一点.以及,在求助的时候,使用礼貌的语气.至少不要用脏话.很坦白滴说,当恋恋看到一个满口脏话要人教他的队友,第一反应是?

4.行动前三思,特别是僵持阶段!
(1)尽可能不要落单!在初期,你对游戏的不熟悉加上落单可能使你轻易地成为第一滴血而引起盟友的不满.尤其是在盟友很有可能拿下一血的情况下.而中后期,敌人集体行动后,一个落单的新人基本就和两百大洋没多少区别.
(2) 不要冒进!在双方对峙尤其是互在视野内对峙的时候,任何行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试问如果你冲动地扑上去而你的队友此时还尚未准备完成,他们是应该看着你的死亡还是应该一涌而上?前者立刻削弱实力,后者丧失了战场主动而处于不利地位.要知道,僵持阶段的一场群P,战败方至少都会倒下1个塔.这是极为不利的.作为新人,当游戏中有承担指挥角色的盟友时,最好听从指挥;如果没有,那么判断下,至少要等盟友全部就位才发起攻击.
(3)不要轻易地攻击对方的塔.也许你遇见了一个比你还菜的敌人,然后你很轻易地把那一线的外塔推掉了.然后……然后你发现你不得不冒着更高的风险深入敌人地盘打兵,很可能导致你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敌人的美餐.而打掉塔之后要求换线,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你的盟友因此多次被截杀,这不仅影响全队实力,更影响团结.
(4) 不做无意义的行动.经常看见很多新人,在初期或中前期时以为有机会杀人,不练级不打钱,到处跑.结果人没杀到,反倒耽误了自己发展.请记住,当你决定放弃一段时间的练级打钱去杀人时,请确定你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把握能杀到他.如果你的盟友不愿意配合你而你又不具备单杀能力,那么,请老实地增强自己的经济.

5.尽量让自己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比如买小鸡,反补和保持警惕.买小鸡的作用不用多说,当你长期在外作战时,用来购买装备以减少死亡损失;也可以用来送装备或送药.但注意,运送时保持你的小鸡的第一个落脚点位于自己塔后方的阴影/树从中,以防止运送时出现突发意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刚点了运送后被偷袭,忙于指挥英雄而忽略小鸡使其冲上前线被杀,甚至装备被抢).反补是初期用来压制对手的有力方法.你每杀死一个自己的小兵,就减少了对手的经验总量,使其更晚获得强力的技能和属性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依靠6级大招的压制型,比如冰女/火女/小强/女妖/光法/沙王来说,作用尤其明显.保持警惕一是要关注小地图,如果有英雄失踪就记得给盟友提个醒(特别是初期).二是走在容易被偷袭的地方,在不影响自己练级的情况下,有空就去阴影里转一下.后期英雄更应该在长时间的打钱过程中购买215元的眼来插在重要路口防止偷袭—–被杀的话,损失恐怕不止这么点.

6.心态平和.一个新人,在刚开始玩DOTA的时候,最大的可能就是被一次又一次地连续杀死.听着因为你而响起的一声又一声”大杀特杀””主宰比赛””双杀””三杀”,心里难免会不高兴.如果这时候盟友再责骂几句,很多新人就会直接逃跑——这也是DOTA的很多玩家不愿意带新人打的原因.而即使你换马甲而不怕搞臭了自己的名声,但是,请注意,你不能勇敢地面对失败的话,你不会成功,恋恋坚信这一点——-无论是生活,还是游戏—–即使你认为你在拖累盟友了,或者你实在受不了了,要退出的话,请打一个”GG”并且道歉—-因为你的退出,肯定会影响到别人的游戏.说一声对不起,说你不想再拖累盟友,大家都能理解的.

7.练习.恋恋曰:世上木上帝,即使有,他老人家也很忙,没空赐下神力救万民于水火.因此,无论生活还是游戏,都需要熟悉熟悉再熟悉,练习练习再练习.前提:你想成为高手.如果你只是随便玩玩,那么,呃,很刻薄地说,为了不挨骂也不受虐,最好不要进专区1和专区2,最好在5以后的专区玩.

一些小的补充:
①阴影里不是不会暴露的,很多阴影里都会有一条缝可以被看见.所以当你去偷袭别人而发现他跑了,请检查你的站位.
②对于所有英雄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③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利用走位,小兵会成为你得力的助手.
④DOTA不是守护女神转职版,没有神器.即使你出了冰眼或者圣盾,也不要试图去1V4,1V5.
⑤前期合1~2个力量护腕对于贫血的英雄来说是有必要的,1~2个无用挂件对骷髅王/小强这种角色也很不错.寻找适合自己英雄的装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同级的武器一般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只是看你有没有选择到适合你英雄的那一些.

四月 6th, 2009

一个节日一次~ 百科~

———-

【清明节起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诗) Qing Ming Festival; Tomb-sweeping Day.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元宵节)、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
绵山景区景点之一:母子石像

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 “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

寒食节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

四月 3rd, 2009

虽然没醉,虽然嘛了`~~~~~但是很开心,好久没这么喝了~~~很开心`:mrgreen: ` 什么都是open的~~ 2009年4月3日22:03:24

感谢今天~~ 感谢我的朋友们~~~~~~ 珍惜“ 开心`

四月 3rd, 2009
http://www.google.com/sms/alerts  打开这个地址~~

打开后看到的页面~

鼠标左键点城市选择~ 按住左键不放~

选好后订阅即可~~需要手机验证码~你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午餐~ 谢谢谷歌~~

下面还有一个订阅谷歌新功能。不错哦·

有效期为一个月~

四月 2nd, 2009

JUNIPER 防火墙做地址转换时有几个概念,MIP、DIP、VIP的这几个名词概念意思:MIP是静态一对一的双向地址映射。 VIP是地址+端口的映射,将不同地址的不同端口,映射到规定地址的规定端口。DIP分2种一种是PAT,另一种就是用地址池中的地址映射。和CISCO 的NAT相同。